攝影器材

由中國戲曲像音像武漢基地制作、武漢漢劇院演出的漢劇“像音像”《王昭君》于2020年7月19日順利殺青。這是中國戲曲像音像武漢基地正式制作的第一部戲曲“像音像”劇目,為挖掘保護地方戲曲文化,中宣部,文旅部于2019年正式啟動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,為此在武漢成立了"中國戲曲像音像武漢基地”,由湖北電影制片廠(公司)來承擔這一重任,這也是繼天津、北京、上海之后的全國第四個中國戲曲像音像拍攝基地。
漢劇《王昭君》由著名戲曲電影導演朱趙偉執導,本劇主要講述了西漢元帝時,南郡秭歸女子王昭君被選入宮。這位楚文化熏陶出來的姑娘不僅有傾國之貌,而且像她所敬仰的先賢屈原一樣正直清高。她不肯隨波逐流賄賂畫工毛延壽,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圖上枉點一顆主刑克的“白虎痣”,致使元帝不敢召幸之。后來,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親,在宮中備受壓抑的王昭君毅然自請遠嫁。臨別之際,元帝才知上了毛延壽的當,悔恨不已,想要留下昭君。昭君不肯失信,執意出宮。到了邊塞,王昭君登上了烽火臺,面對那一望無際的陣亡將士之墳,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,頓悟了自己此行肩負的重任。于是她義無反顧地騎駿馬,抱琵琶,出塞和親去了。斯人去矣,青冢猶在;芳草連天碧,佳話傳千載。
漢劇《王昭君》是梅花獎獲得者王荔的代表劇目之一,在2013年11月榮獲第十屆中國戲劇節“優秀劇目獎”、2019年榮獲湖北省精神文明創建“五個一工程”優秀獎。2020年初經過專家評審,由武漢漢劇院原創的傳統劇目《王昭君》成功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。
中國戲曲“像音像”工程由來
中國戲曲“像音像”工程開始于2016年;當年中宣部、文化部,為了貫徹習總書記文藝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,由文化部組織、計劃用5年時間錄制350部京劇名家、名劇。這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。幾年來,京劇“像音像”工程已取得很大成績,很多優秀的京劇傳統劇目已經完成了錄制工作,這些京劇“像音像”作品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后收到很好的收視效果,在觀眾中引起很大的反響。戲曲“像音像”作品不僅有利于觀眾對戲曲的欣賞,還有利于戲曲工作者對戲曲的學習,更有利于對優秀戲曲劇目的保護和傳承。于是,2017年,中宣部、文旅部決定繼續啟動中國地方戲曲像音像工程。
目前,中國戲曲像音像武漢基地已進入到緊張的拍攝階段,我們將以飽滿的熱情來迎接這項神圣而有意義的文化工程,用積極的態度來完成好上級下達的拍攝任務,確保拍攝制作出品質精良的中國戲曲“像音像”作品,為傳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一份貢獻。
下半年,中國戲曲像音像武漢基地還將拍攝由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楊?。☉蚯坊í劦弥鳎┲餮莸慕浀潼S梅戲劇目《雙下山》。
信息發送SAUNDERS
WRITE A MESSAGE TO US